19世纪法国中国出品吉象祥龙铜鎏金掐丝珐琅盆
- 年代: 19世纪
- 产地: 法国,中国
- 材质: 铜鎏金/珐琅
- 尺寸: 盆口34 x 27 x 高32厘米
- 重量: 无
联系销售客服购买
- 产品详情
- 细节描述
- 作者介绍
- 参考文献
细节描述
这只铜胎掐丝珐琅盆来自19世纪的法国,盆身以象首托起,瓶身两侧双龙衔环,盆身为经典蓝地掐丝珐琅,色调明晰亮丽,光泽莹润,仿如宝石,浓郁东方风格与高雅色彩引人注目,独特情调令人着迷。
本件藏品以象首为底,「象」象征强壮、智慧、聪明以及永久的和谐,为中国器物常见的吉祥装饰。陆游曾赋诗曰:「太平有象天人识,南陌东阡捣麦香」,象已然成为吉祥、喜庆的祥瑞象征。历代帝王皆以铜、玉、瓷等材质御制「太平有象」器型,或陈于厅堂之中,或置于案台之上,以求「四海升平、吉祥平安」之福瑞。盆身双龙卧于其上,彰显皇室气派,华丽富贵。
花盆主体器形端丽,盆腹上花枝绚烂,花叶填色饱满。掐丝细腻而刚劲,纹饰流畅生动。在明亮孔雀蓝底色上花朵璀璨盛放,蝴蝶穿梭花间。寓意祥瑞。
整体造型以华贵见长,工艺繁缛,制作精细,且体量硕大,造型恢弘大气,令人叹为观止,具有浓郁的宫廷气息。整器保存状况尤佳,温润自然,鎏金处宝光鲜亮,诸彩妍美,填涂细腻。审其工艺繁缛,造型复杂,与此品一般装饰龙纹者,可参见故宫旧藏。北京故宫养心殿东暖阁亦有陈设,南京博物院展陈中亦有同类器。
这对铜胎珐琅至今仍有上佳品相,插入花卉,更有吉庆氛围,不仅是品味高雅的家居摆设,也是拥有很高收藏价值的雅致之作。
本件藏品以象首为底,「象」象征强壮、智慧、聪明以及永久的和谐,为中国器物常见的吉祥装饰。陆游曾赋诗曰:「太平有象天人识,南陌东阡捣麦香」,象已然成为吉祥、喜庆的祥瑞象征。历代帝王皆以铜、玉、瓷等材质御制「太平有象」器型,或陈于厅堂之中,或置于案台之上,以求「四海升平、吉祥平安」之福瑞。盆身双龙卧于其上,彰显皇室气派,华丽富贵。
花盆主体器形端丽,盆腹上花枝绚烂,花叶填色饱满。掐丝细腻而刚劲,纹饰流畅生动。在明亮孔雀蓝底色上花朵璀璨盛放,蝴蝶穿梭花间。寓意祥瑞。
整体造型以华贵见长,工艺繁缛,制作精细,且体量硕大,造型恢弘大气,令人叹为观止,具有浓郁的宫廷气息。整器保存状况尤佳,温润自然,鎏金处宝光鲜亮,诸彩妍美,填涂细腻。审其工艺繁缛,造型复杂,与此品一般装饰龙纹者,可参见故宫旧藏。北京故宫养心殿东暖阁亦有陈设,南京博物院展陈中亦有同类器。
这对铜胎珐琅至今仍有上佳品相,插入花卉,更有吉庆氛围,不仅是品味高雅的家居摆设,也是拥有很高收藏价值的雅致之作。


作者介绍
暂无介绍
参考文献
·珐琅彩——从欧陆到中国:
欧洲珐琅彩工艺历史悠久,在地中海地区曾出土公元前13世纪至前11世纪的珐琅彩首饰,在中世纪艺术中也能经常见到珐琅彩的身影,法国的珐琅彩更是自中世纪以来就闻名欧洲,利摩日等地区就在珐琅彩制作上享有数百年的盛名。
在众多珐琅彩技法中,掐丝珐琅是极具代表性的一种古老工艺。掐丝珐琅与另一种古老技法錾胎珐琅十分相似,不同在于,錾胎珐琅是在金属底上以压模或雕刻制作出花纹,在凹下出填入珐琅,然后烧制成器,而掐丝珐琅则是匠人用金属丝构造出一个个纹样,将不同颜色的珐琅色料填入后,再完成烧制。
掐丝珐琅拥有久远的历史,千年以前,这种工艺一般只用于小件物品之上,比如珠宝、奢华武器局部等。14世纪时,这种工艺传到中国,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景泰蓝。
在19世纪,从前向来只供宫中使用的中国铜胎掐丝珐琅已有出口欧洲,绚烂华丽的东方珐琅色彩让欧洲人为之惊叹,卷起一股东方热潮。此时,不少欧洲铸铜工坊开始以中国景泰蓝为灵感,打造珍贵珐琅器,以供贵族、名流雅赏。
而无论是欧洲古老的珐琅彩工艺成品还是东方的珐琅珍品,其制作步骤都十分繁复,工匠需多年训练才能掌握不同颜色的处理与技法。
?
比如一些珐琅彩作品中,不同的颜色需要多次入炉烧制才能完成,这个过程要求工匠对色料与温度的把握有充足经验,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裂痕,必须重新制作。每一件古董珐琅彩的制作都是对工艺与耐性的考验,精美之作来之不易。
欧洲珐琅彩工艺历史悠久,在地中海地区曾出土公元前13世纪至前11世纪的珐琅彩首饰,在中世纪艺术中也能经常见到珐琅彩的身影,法国的珐琅彩更是自中世纪以来就闻名欧洲,利摩日等地区就在珐琅彩制作上享有数百年的盛名。
在众多珐琅彩技法中,掐丝珐琅是极具代表性的一种古老工艺。掐丝珐琅与另一种古老技法錾胎珐琅十分相似,不同在于,錾胎珐琅是在金属底上以压模或雕刻制作出花纹,在凹下出填入珐琅,然后烧制成器,而掐丝珐琅则是匠人用金属丝构造出一个个纹样,将不同颜色的珐琅色料填入后,再完成烧制。
掐丝珐琅拥有久远的历史,千年以前,这种工艺一般只用于小件物品之上,比如珠宝、奢华武器局部等。14世纪时,这种工艺传到中国,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景泰蓝。
在19世纪,从前向来只供宫中使用的中国铜胎掐丝珐琅已有出口欧洲,绚烂华丽的东方珐琅色彩让欧洲人为之惊叹,卷起一股东方热潮。此时,不少欧洲铸铜工坊开始以中国景泰蓝为灵感,打造珍贵珐琅器,以供贵族、名流雅赏。
而无论是欧洲古老的珐琅彩工艺成品还是东方的珐琅珍品,其制作步骤都十分繁复,工匠需多年训练才能掌握不同颜色的处理与技法。
?
比如一些珐琅彩作品中,不同的颜色需要多次入炉烧制才能完成,这个过程要求工匠对色料与温度的把握有充足经验,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裂痕,必须重新制作。每一件古董珐琅彩的制作都是对工艺与耐性的考验,精美之作来之不易。